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普雷] 《夢響米其林》最棒餐廳在哪兒?
Jun 16th 2014, 13:09, by bradcool

作者bradcool (布萊酷)

看板movie

標題[普雷] 《夢響米其林》最棒餐廳在哪兒?

時間Mon Jun 16 13:09:14 2014

----------------------------------- 評價最高、最悠久、最溫馨, 對你而言,甚麼是最棒餐廳呢? -------------------------------------- 上色標題圖文網誌版:http://ppt.cc/gAxB -------------------------------------- ※前言 每間餐廳都為娛樂大眾而存在。而人們為了款待、享受、慶祝、聚會不同目的進入餐廳。 《夢響米其林》是一部餐廳紀錄電影,當中選定三間風格截然不同的餐廳:「段落符號」 、「布萊巴克餐廳」、「嘉碧廚房」分別介紹。透過主廚、經營者、顧客訪問,讓觀眾瞭 解其生活模式。當中,更深度描繪三間餐廳各自遭遇的困境,講述主廚們如何逆風高翻、 扭轉乾坤,企圖讓觀眾知曉:有夢一定贏,放膽去拚吧! ※劇情 本片劇情發展,三線兼敘,先介紹餐廳如何發跡、對比其他餐館與眾不同的特色、對於主 廚而言,該餐廳代表含意、面對困境如何解決、餐廳目前現況如何。三間餐廳中以「段落 符號」佔最重,約莫四成比例篇幅,其餘倆皆三成。 以下將就三間餐廳分別大致介紹: 【段落符號】 米其林三星級,世界第七,全美排名第一的高檔餐廳(全世界只有90間餐廳達到三星)。 主廚廚神格蘭特阿卡茲(Grant Achatz)擅長分子料理與法義料理,總是利用高科技器材 ,像是冷凍盤、火山、旋轉蒸發瓶烹飪出獨一無二的料理。 主廚從小老爸就訓練他獨立,給了台破車,要他自己賺錢親手打造出全鎮最酷之車。因此 磨練出其心智,以致未來成為頂尖廚神。 困境,當工作稱霸世界時,格蘭特罹患喉癌,治療過程喪失味覺,仍然不懈地監督餐廳。 【布萊巴克餐廳】 歷史悠久,長達160年的老餐館。主要販售美式餐點,銷售最好的則是自助餐。最特別是 ,它是鮑爾鎮的精神象徵,家以外的第二居所,鎮民閒來無事就會去喝咖啡吃早餐坐坐, 甚至,一些老主顧還有鑰匙,會幫忙開店。老闆女兒打算接管餐經營,她認為「喜歡這裡 ,就是不是工作。」 困境,在某年聖誕夜,餐廳發生氣爆,百年老店慘遭祝融,付之一炬。但鎮民得知後,盡 一切努力捐款幫助重建,六個月後,餐廳重新開張。但是老天爺考驗還沒完結,四個月後 ,新餐廳又再燒了一次。老闆就此絕望,瀕臨崩潰邊緣。但老主顧說:「只有一種方法能 夠宣洩,那就是再重建!」,集結眾人之力,餐廳終於再度復活。 【嘉碧廚房】 是一間夫妻共同經營的墨西哥家常菜餐館。開餐館是Gaby的心願,丈夫覺得她做菜好吃極 了,決心為她蓋一間餐館完成夢想。為了擁有這裡,他們失去很多,來客數並不多,但為 了女兒、為了夢想,總是咬牙刻苦硬撐。不過,夫妻倆很知足樂觀,認為人生重點不是賺 多少,而是多少人來參加你的喪禮。(怎有點不吉利) 困境,生意不見起色,人生最重要的房子為了餐館抵押。 ※整體而言 綜上所述,表面看來《夢響米其林》是一部撰述真實人生的追夢電影,有人美夢成真;有 人夢碎成沫,有失敗,有成功,彰顯出人生戰場的困境搏鬥。透過流暢剪輯節奏,精準的 訪談捕捉,以及美食佳餚點綴下,讓這部一窺廚神辛酸血淚,不也難怪,感動數萬人,甚 至在影展放映時贏得了觀眾票選獎。 此外,在《夢響米其林》你將看見不一樣,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對比台灣許多餐廳 ,積極連鎖拓店,忽略與顧客建立情感連結,只在SOP上一味強調禮節、打招呼、送客。 金錢至上,都花錢搞文青裝潢、聘請專人寫文推薦,目標放在吸引顧客,努力提高翻桌率 ,卻不像布萊巴克餐廳是鎮民的「第二個家」,這點值得省思。 ※資本社會 不過,鄙人看其他人文章或是片商新聞稿,都發現全都在讚揚廚神格蘭特阿卡茲(Grant Achatz)好棒棒,戰勝癌魔簡直人生典範。但,我卻不這麼認為,總覺得導演有另一層涵 義,透過電影在婊資本主義,才刻意將「段落符號」跟「嘉碧廚房」擺在一塊比較。(布 萊巴克餐廳就只是兩者的緩衝海綿,模糊這個論點) 首先,影片中你將一直聽到格蘭特說「料理是帶給人類幸福」這種小當家才會說的話。此 話初聽,很正面很勵志,不過隨著格蘭特的飛黃騰達,這個「幸福」卻也連帶限縮範圍。 想想,一套有25道菜的米其林三星料理,在美國社會中,有多人能夠消費負擔? 我並想不批判奢華消費,因為那也是一種消費領域,格蘭特信誓旦旦說這種話,從小餐館 發跡的他,一定相當明瞭這回事才對。開頭他就說,料理是為了娛樂大眾,但,你這種等 級,究竟娛樂了多少大眾呢?這不是自打嘴巴嘛。與瀕臨破產的「嘉碧廚房」對比,這種 資本感,更加擴大明顯。 難道,Gaby不想帶給饕客幸福嗎?或是她的夢想比較渺小不值得讚揚?卻,兩樣情,她的 餐館乏人問津,關門打烊,只能哭哭。當然,這還有許多因素導致:經營分針、菜色口味 、餐廳地點…等等。但你想想,這對沒錢非白人的拉丁裔夫妻,能在芝加哥高價地段開餐 廳嘛?想當然爾,沒辦法,因此影片引導觀眾去沉浸在「我貧窮,我快樂」的小確幸中, 刻意淡化其中的資本色彩。 ※你只是比較幸運 還有一點我看不下的。格蘭特罹患舌癌的第一時機簡直天崩地裂,認為如此人生勝利組的 我怎能割掉舌頭。但是,事實上每個癌症病患都是如此,這刻意描繪反倒像是想用這種困 境突顯他的生涯履歷。 有一段,他拜訪數家醫院都說他必須割掉舌頭治療,無法接受,直到找到某大學醫療中心 ,有一種藥物療法,讓他可以免去割舌之苦。 他開始大放厥詞,說那之前醫院都是啥,是庸醫嘛(沒這麼說,但幾乎是這意思),為什 麼只有你們可以。在這,我翻了白眼,你能是因為,你有錢可以負擔「這種高規格治療」 。有多少癌症病患正等待著死亡倒數,期盼骨隨拯救脫離苦海,你卻在那沾沾自喜,批評 那些「無法享受高等醫療資源」的一般醫院。或許,這在某些人眼裡是個奇蹟;但在有癌 症朋友的我眼中,卻非常憤怒。 其後,紀錄片繼續塑造格蘭特的完美形象,還拍一家四口在廚房遊戲的畫面。但你從對話 推測,這根本假象,格蘭特曾說「他一天待在餐廳12~16小時,扣掉睡眠,他根本住 在這」,也就是他幾乎沒有陪伴家庭,連罹癌時期亦是如此。妻子都抱怨,他這樣是在縮 短壽命。所以,不顧家庭,只有成就的男人就是「成功」嗎?因為他是男人?因為他成功 可以無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奪。 ※結語 我真認為《夢響米其林》是一部非常特別的紀錄電影,表面上它勵志正面鼓勵追夢,背後 ,一些刻意沒呈現的角度卻隱藏了許多議題,待你發掘省思。甚麼樣才是最好的餐廳呢? 你自有答案。 將本片推薦給 喜歡高檔料理、美食電影、紀錄片或是想開餐廳的觀眾 -- 是個愛看電影的鍵人。 http://bernd97.pixnet.net/blog movie板:z-6-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5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2895363.A.EF3.html ※ 編輯: bradcool (42.75.53.3), 06/16/2014 13:10:3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cm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