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Mobile01熱門文章
 
Eventbrite makes it happen

Create an event and sell tickets online through Eventbrite. It's simple! Sign up and get starte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4G全球化潮流 深入淺出全面認識LTE
Jun 16th 2014, 01:08

台灣的LTE服務,由中華電信拔得頭籌在5月29日宣佈開台,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接著分別於6月3日與4日開台,在電信三雄帶領之下,使得台灣終於進入4G LTE新時代。另外還有亞太電信、台灣之星、國碁電信三家取得執照的業者尚未開台,預計在下半年陸續提供服務。台灣在1998年開啟2G(GSM)、2005年推出3G(WCDMA),從2G到3G經過7年,從3G到4G卻經歷了9年,開台時間比起世界各國晚了約兩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當年壓錯寶到WiMAX,卻又應變不及使得頻段卡住,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主流的LTE。

LTE的全名為「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是電信公司從GSM/WCDMA網路升級的最佳方案,甚至後來原以CDMA為主的電信公司,如:美國的Verizon與日本的au by KDDI,也都選擇了以LTE為下一代的網路方案,使得LTE成為首次實現全球通的無線通訊系統。

從2009年瑞典TeliaSonera電信首度將LTE商用化開始,至今年第一季全球約有2.45億的用戶(GSA),其中北美地區約佔了50%、日本約有20%、韓國約有13%,這三個合計就佔了全球83%的LTE用戶,尤其美國幾乎主宰了LTE的市場。然而,若是以人口比例來計算,韓國的LTE用戶在年初剛突破3000萬,佔了總人口數5000萬當中約60%,成為全球使用LTE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美國僅有約30%、日本稍高約為38%。根據GSA的預估,今年內全球LTE將超過3億戶,包含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LTE用戶將會大量成長。


(圖片引用自GSA)

由於美、日、韓三個國家都是較早推出LTE的國家,因此接下來台灣的LTE發展,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別人的成功經驗。

A. LTE發展現況

■1.LTE的網路速度有多快?

LTE的理論值至少可以提供75Mbps的下載速度,接近UE(User Equipment)定義的Category 3(簡稱為Cat.3),而現在我們普及使用的HSPA(即3.75G)理論值為21Mbps,LTE至少是3G網路的6~8倍以上。台灣的三大電信由於LTE剛開台,目前仍是Cat.3的速度,提供最高100Mbps下載、50Mbps上傳的傳輸速度。目前LTE發展至LTE-A可達Cat.6的300Mbps下載速度,韓國、香港已經宣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然而,這些都只是理論值而已,實際上能達到多少的速度,則得視電信業者分配到的頻寬、基地台的密度與收訊而定。


資料來源:ICT

有些手機或平板在規格上標示支援Cat.6,就表示可支援LTE-A最高下載300Mbps、上傳50Mbps的網路速度。

■2.CA載波聚合與LTE-A

2013年10月台灣首度開放競標的LTE頻段為700MHz(Band 28)、900MHz(Band 8)與1800MHz(Band 3),但由於有六家業者競標,使得頻段過於分散,即使是目前最多頻寬的中華電信也只分得35MHz而已,在去年底的執照競標規定中,規定上下行最高可取得35MHz。更何況目前中華電信在5月29日只有先啟用其中1800MHz頻段的15MHz,遠傳與台灣大哥大則是先開700MHz當中的10MHz與15MHz。之前NCC有提過,年底將會開放2600MHz的頻段來競標,以增加4G LTE的頻寬。除了1800MHz以外,2600MHz也是亞洲地區比較常被採用的頻段,臨近的香港、日本、韓國都有用。


由於頻段不連續,台灣的電信業者將會透過「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簡稱CA)的技術,將頻段整合同時下載,以加快網路的速度。以LTE Cat.6的標準為例,則是至少需要40MHz的頻寬,目前台灣的業者都尚未達到基本需求,預估在年底的2600MHz頻段競標時,將成為電信業者們必爭之地。畢竟進入4G LTE的時代後,是重視「數據傳輸」大於「語音」的局面,電信業者不僅要提供收訊品質優良的網路,也要比誰的網路速度快。

像是下面這張圖,就是韓國LGT(服務名稱為U+)在官網強調,由於他們提供80MHz的LTE-A頻寬並結合CA技術,會比SKT與KT各提供55MHz頻寬,可以擁有更高速的LTE-A網路,上網不會塞車。

如同HSPA之於WCDMA,LTE Advanced(簡稱LTE-A)則是LTE的升級版,也是被ITU-R(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訊部門認定,真正達到4G標準的技術。因此,嚴格來說LTE並不能稱為4G而是過渡的3.9G,LTE-A才是標準4G,不過後來很多電信公司或設備廠商,在宣傳上都直接稱呼LTE為4G,久而久之似乎也沒有特別區分了。

韓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推出LTE-A商用化的國家,在2013年7月時由SKT、KT、LGT三大電信陸續推出,第一台上市的LTE-A裝置則是韓國版的三星GALAXY S4 LTE-A,當時為了支援LTE-A網路,還特別改用高通Snapdragon 800的處理器方案,與一般版的GALAXY S4不同。

■3.FDD LTE與TD-LTE

LTE目前主流是「分頻多工」FDD LTE(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 LTE),另外還有分支的「分時多工」TD-LTE(Time Division LTE),兩種不同的運作模式,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差異其實不大,主要是漫遊時需要看規格是否支援。全世界大部份的國家都採用FDD LTE,而TD-LTE主要是由中國推動,印度與澳洲也有。台灣一些WiMax業者,也希望可以將網路升級至TD-LTE,然而問題是要有執照,就看接下來NCC要怎麼解決。

雖然LTE可以實現全球通,各國由於頻段不同,因此LTE的頻段多達41個。對於終端廠商來說,尤其是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要在輕薄的機版內塞入支援全球頻段的天線,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通常會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電信商推出不同的版本,所以一款手機會有多種分支版本的型號。台灣市面上現在也有同時支援FDD/TD-LTE雙模的手機,像是Samsung GALAXY S5、Oppo Find 7、iPhone 5C、iPhone 5S都有,其中GALAXY S5甚至還加入了台灣獨有的700MHz(Band 28),不僅在台灣可以使用遠傳、台哥大,也可以去中國大陸使用TD-LTE。

■4.VoLTE的必要性

目前的LTE主要是用於數據傳輸,若是要進行語音通話時,訊號會自動轉換切回3G或是2G,早期的手機技術還不是太純熟,切換時可能會斷訊而且更耗電,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善很多了。VoLTE就是Voice Over LTE,在LTE的網路之上進行語音通話,講電話時可以不用切換至WCDMA或GSM,可以節省切換訊號的時間,而且通話的品質更好,撥號至對方接聽的處理速度也比傳統語音電話快。不過,VoLTE不僅電信公司要佈置,手機也要支援才可以使用。

韓國最早在2012年8月就推出VoLTE服務,第一款VoLTE手機是LG Optimus LTE,目前包括美國、香港、大陸的中國移動都已經推出VoLTE服務,日本的docomo則是預計在六月下旬推出,2014年的夏季機種都有支援。

B. 市面上的4G LTE手機頻段總整理

台灣目前的LTE為700、900、1800MHz三個頻段,其中1800MHz根據GSA的統計是全世界最多國家採用的LTE頻段,因此大部份的手機都會支援1800MHz,中華電信的4G LTE使用者不用擔心頻段問題,遠傳與台哥大其實也都有1800MHz的頻段,但目前由於2G佔用互相卡住,預估要等到年底時互換後才可以用。

現階段遠傳與台哥大開台採用的APT 700MHz (Band 28),是全球首度商用化的頻段,因此裝置必須是支援「4G全頻」才可以使用,4G全頻在台灣指的是要支援700MHz(Band 28)。APT 700MHz雖然較為冷門,支援的手機比較少,但也不全然是缺點,由於其頻率較低,架設時不需要太多的基地台,對於使用者來說直接影響就是涵蓋率較廣、室內的收訊會比較好,另外就是頻段比較乾淨、干擾較低。

以下是我針對目前台灣已上市或近期即將推出的手機與平板,從官網整理出的頻段規格表,部份手機尚未升級至支援LTE的軟體,得升級後找到LTE網路的選項才可以用。雖然台灣的4G LTE起步較晚,但市面上的高階手機幾乎都支援LTE,在開放3G至4G的攜碼升級後,台灣的4G LTE用戶應該會迅速攀升。目前三星擁有市面上最多的4G手機與平板,Sony與HTC則是緊追在後。去年底在台灣推出的iPhone 5C、5S以及iPad Air與mini 2都支援LTE。

(以上規格僅供參考並即時更新,若有誤請以官方公佈的最新資料為準。)

註1. iPhone 5C與5S為FDD/TD-LTE雙模,還支援TD-LTE的1900/2300/2600MHz。
註2. iPad Air與iPad mini Retina支援的完整LTE頻段有:Band 1、2、3、4、5、7、8、13、17、18、19、20、25、26,其中的700MHz為Band 13與17,不是台灣的Band 28。
註3. HUAWEI MediaPad X1 7.0為FDD/TD-LTE雙模。
註4. Oppo Find 7/7a為FDD/TD-LTE雙模,還支援TD-LTE的2300MHz。
註5. Samsung GALAXY S5為FDD/TD-LTE雙模,還支援TD-LTE的2300MHz。
註6. Sony Xperia Z2、Z2 Tablet雖然有700MHz,但僅支援Band 13與17(部份美國電信業者採用),而不是台灣大哥大與遠傳採用的Band 28。Xperia Z1 LTE、Xperia Z2、Xperia Z1 Compact也支援表中未列出的1700MHz(Band 4),1700MHz主要是加拿大與中南美洲使用。

C. 全球最高LTE人口比例的韓國現況

韓國的LTE用戶有3000萬佔了總人口數的60%,為全世界最高的比例,在各項LTE技術當中幾乎也都是領先推出的,因此無論是電信公司的加值服務、資費方案、用戶研究,或許可以成為台灣發展LTE時的參考對象,尤其韓國地狹人稠、人口集中都市化的生活條件跟台灣很相似。台灣已經落後兩年了,得加倍奉還追上才行。

■1.韓國LTE開台即將滿三年

韓國跟台灣一樣有三大電信公司,最大間的是SKT(服務名稱為T World),第二名的是前身為國營企業的KT(服務名稱為Olleh),第三名的是LGT(服務名稱為U+),總用戶數分別為2800萬、1600萬、1100萬。LTE最早開台的為SKT與LGT,在2011年7月1日上線,下個月即將屆滿三年,KT將2G頻段回收直到2012年1月3日才開台。其中SKT在2013年6月26日成為全球首間啟用LTE-A服務的電信公司,並早在2012年8月8日就啟用VoLTE服務。目前,韓國三大電信都已經提供VoLTE、LTE-A網路。


(圖為LGT U+的門市,拍攝於2014年1月)

■2.韓國三大電信頻寬現況

韓國的LTE頻段組合跟台灣比較不同,SKT為800MHz(20MHz)、1800MHz(35MHz),合計頻寬為55MHz;KT為900MHz(20MHz)、1800MHz(35MHz),合計頻寬為55MHz;LGT為800MHz(20MHz)、2100MHz(20MHz)、2600MHz(40MHz),合計頻寬為最大的80MHz。韓國三大電信都達到LTE-A Cat.6的40MHz頻寬建設要求,透過CA技術目前理論值達到150Mbps,今年第四季三家都將升級為Cat.6的300Mbps。以SKT為例,至四月底為止約有1480萬名LTE-A用戶,約佔了整體用戶的53%,比例非常高。

■3.全世界最早推行LTE-A手機

韓國的LTE發展除了電信業者的積極主導外,三星、LG、Pantech(Vega)三大手機品牌持續提供功能強大的LTE手機,也加快了換機速度,尤其三星在2013年夏天首度推出第一款LTE-A手機GALAXY S4 LTE-A。去年底以來的高階手機幾乎都支援LTE-A,像是三星有GALAXY Note 3、GALAXY Note 3 Neo、GALAXY S5,LG有G2、Vu 3、G Pro 2、G Flex、G3,Vega有A880、A900、A910,這三個品牌就囊括了韓國將近90%的手機市場,其中三星佔了約50%、LG約有25%、Vega與iPhone大約各為10%。海外的品牌除了iPhone可以打入韓國市場以外,幾乎很難生存下去。

有一份針對韓國LTE用戶的調查,為什麼選擇購買LTE手機?有37.4%的使用者為了使用高速網路,有31.3%的人單純想要買新產品,有12.6%的人想要體驗新技術,有6.1%的比例是受到朋友影響,只有4.9%是因為銷售員的建議。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韓國人對於科技產品的接受度很高,而且有急迫的需求,尤其是年輕人換手機的速度很快。像是GALAXY S5新推出的「下載加速器」,就可以同時透過LTE與Wi-Fi下載檔案,對於韓國使用者來說就是殺手級的應用,反之台灣因為剛開台沒什麼感覺。

在4G時代,語音功能絕對不是重點,根據電信業者的調查,在韓國最受歡迎的五項加值功能為:即時影音新聞、VOD、音樂串流、P2P下載、教育學習,尤其韓國的即時影音新聞都是Full HD高畫質直播,透過LTE網路高速串流時更有感。

■4.2014下半年導入eMBMS技術

除了Cat.6高達300Mbps的LTE-A網路以外,韓國下半年也將預計導入e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演進型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在LTE既有的網路下,提供大量使用者收看電視及收聽廣播,對於大型運動賽事與演唱會直播,收看影片時將會更為流暢。除了直播節目外,也可以用來推送各類型的廣告、電影預告片,未來的廣告可能是直接寄來一部影片,而不只是一封文字簡訊。

■5.首爾都會區LTE-A網路實測

前陣子去韓國幾天,借來SKT的SIM卡與韓版支援LTE-A的GALAXY S5,活動範圍大多在首爾的中區、江南區,還有京畿道的水原市,都能收到LTE訊號,只有在地下室或是電梯內偶爾切換回3G,最高的下載速度大約是100Mbps、上傳則是20多Mbps。

一些測試記錄的截圖,下載速度即使最慢也可以達到10Mbps以上,韓國龍頭電信業者SKT的LTE在開台近三年來,已經覆蓋超過85個城市以及全國所有縣市的主要區域,目前LTE收訊相當穩定,即使很多人在同時使用也可以提供穩定的速度。

■6.韓國LTE資費:以SKT(T World)為例

進入4G LTE時代以後,各國的網路計費大多採用計量的方式,取消3G時吃到飽的定額收費。在韓國有2800萬用戶、市佔率超過50%的SKT,通訊月租費的計費方式為語音+數據用量的組合,用戶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方案。例如~每個月付50500韓元(約1490元台幣),可以講網內外語音100分鐘、行動上網6GB,數據用量超過之後降速至3G。

若是跟費率接近的中華電信4G 1336方案比較,可享有370分鐘語音(網內240+網外65+市話65)、8GB的數據上網(實際上為4GB...在9月底開台前加倍送)。若是沒有加倍送數據用量,中華電信的4G上網資費是比較貴的(SKT平均每1GB為248元,中華電信平均每1GB為334元,加倍送平均為167元),不過中華電信送的語音通話分鐘數較多。


另外,SKT針對以上的中低資費用戶,還設計了24小時網路下載量加倍的外掛方案,只要付3500韓元(約台幣103元),就可以在24小時內使用當月一倍的網路用量,讓使用者可以下載完當時想看的影片。例如~原本使用1.5GB的方案,但這個月只剩下0.5GB的數據可用,而想要下載一部1GB的影片該怎麼辦?此時就可以付3500韓元買這個24小時的方案,當天的網路用量可使用當月的兩倍即3GB,讓使用者順利下載完影片。到了隔天,網路還是會被降為3G,因為使用量已經超過原本的量了,不過這樣讓用戶用小金額以高速下載完影片是還不錯的選擇,不會下載到一半而降速壞了心情,很適合月底時使用。

針對上網需求大的用戶,則是推出上網為主、語音為輔的方案,分為8GB、12GB、16GB三種,最貴的16GB方案每個月要付10萬韓元(約2952元台幣),跟中華電信原本的4G 2636方案送16GB價格差不多。不過由於韓國的電信業者競爭十分激烈,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SKT宣布這三種方案,在超過使用量以後,每天還是可以最多透過LTE使用2GB的用量,等於是變相的吃到飽方案。若是超過2GB的每日用量後降速至3G網路,台灣的業者是降為GPRS(2.5G)的128或256Kbps,要是我會選擇每個月8萬韓元(約台幣2360元)的月租費來吃到飽。

目前開台的三大電信當中,都沒有吃到飽的方案,唯有中華電信先前若是「全能平板」或是「超值Fun」購機方案的使用者,可以無痛升級並把原本的合約走完,享受4G LTE吃到飽。台哥大也在6/15跟進,特定3G用戶8月底前可升級4G吃到飽。不過,在合約到期後還是要按量計費,這是未來的趨勢。

4G元年涵蓋率不足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不過4G手機都是雙模的設計,即使沒有LTE的訊號時,也會自動被切換為3G,因此並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主要是差在網路的速度。如果你現在已經有LTE手機了,可以算一下每個月的網路用量,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狀況下,不妨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4G方案,體驗高速上網吧。

歡迎加入小惡魔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pages/Mobile01/18997985337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cm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